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宁夏故事
在铁砣砣上安装传感器,把淘汰的插秧机改造成大豆、玉米带状复种机,为广阔农田“植”入现代化理念——
“土专家”助农家 庄稼还能这样种
2024-04-16 07:35:48   
2024-04-16 07:35:48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编者按

  近日,农业农村部确定了新一轮全国农机使用一线“土专家”名录入选人员名单,我区9人入选。

  宁夏入选的“土专家”可以分为种植和养殖型、农机生产和改进型、农机社会化服务型三类。他们在乡村沃野施展才华,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技术人才。

  这个春天,在田间地头行色匆匆的他们,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的生动剪影。

新点子,新试验,新市场——

9位“土专家” 春天在“种”啥

田进财

寇永新

汪立明

王 健

张千山

王 刚

赵彦吉

马继明

陈立军

  4月11日,西吉县吉强镇袁河村,从海原县关庄乡匆匆赶来的小伙子掀开了张千山家的门帘。“动力输出外轴断了,西吉、固原都找不到配件,你先给想个法子,对付着用两天,拖拉机‘趴’在地里,急人哩。”小伙子说。

  54岁的张千山是远近闻名的农机修理能手,服务半径200公里,最远覆盖到了甘肃省天水市。求助的小伙并不懂行,张千山打开手机视频通话,给小伙在家委托的工匠具体讲解焊接操作。刚把这个问题解决了,西吉县王民乡的一位村民又发来视频,请张千山听听拖拉机的声音,辨别“病症”。1分钟后,张千山根据声音判断:“发动机的问题应该很严重了,先别用了,我明天去你那里修。”

  在泾源县大湾乡,58岁的马继明望着大货车陷入沉思。他身旁放着3个包装好的多功能单铧翻转犁,一个准备发往青海,另外两个发往甘肃。这一产品是马继明多年的心血,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没有进行批量生产。1996年,他研发出第三代产品,委托当时的固原地区拖拉机配件厂附属工厂生产。2000年,第四代产品问世后,马继明决定自己干,开始办小作坊。如今,当年的小作坊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,拥有炮塔机、转铣机、数控机床等机器的流水线车间,年生产5000个翻转犁,销往全国各地。眼下,马继明思考的是,今年要不要推出第五代产品,什么时候推出最合适?

  一场雨后,海原县贾塘乡王塘村山花绽放。在8000亩小杂粮基地的低洼处,田进财欣喜地发现了积水,他很高兴。2018年以前,田进财在王塘村养殖肉牛。2018年,海原县开展小杂粮绿色高质量高效行动,田进财开始进军小杂粮产业,引进优质的“张杂谷”系列、晋谷系列。小杂粮蕴藏大产业,6年过去了,48岁的田进财已创办起一家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、养殖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,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。单说销售,2023年,他卖出去了320吨小黄米,全部销往华润万家超市和苏果超市门下的2600个店面。这两天,他又有了新计划:“今年要进入台湾市场,正在申办相关许可证件。”

  在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高闸村,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农田里,拖拉机正在播种青贮玉米。41岁的陈立军左手拿着卷尺,右手慢慢刨开表层土壤,刨到玉米粒后,他用卷尺测量了玉米粒埋藏深度。“6厘米左右,这个墒情刚好。”一边说一边再把玉米粒埋回去。旁边,玉米地的主人李建国笑着说:“我信呢,要不然,这2000亩地我哪敢放心托管给你四五年啊。”陈立军望着远处正在工作的两台拖拉机说:“吴杰家6000亩青贮玉米、900亩苜蓿也托管了5年了,大家合作得很愉快。”作为利通区最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者,陈立军的服务面积已超过3万亩。今年,他打算增加服务内容,在高闸镇或者马莲渠乡建设一家水肥一体化工厂。

  在盐池县王乐井乡石山子村,49岁的赵彦吉决定拿出5亩地进行覆膜试验。提前10天覆膜播种糯玉米,是为了错开饲料玉米的花期,避免相互杂交导致品质下降。赵彦吉有2000亩玉米地,这只是“小儿科”,他还服务着10万亩玉米地,服务范围除了盐池县,还包括吴忠市红寺堡区、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等。此外,他的拿手本领是“柠条粉”。盐池产柠条,每过三四年就能收割一茬。赵彦吉拥有4000平方米的柠条加工车间,每年能生产2000吨柠条粉。今年,他的事业将开新篇,以玉米、柠条粉等为主要原料的牛羊饲料将在山窝窝里诞生。

  灵武市白土岗乡去往马家滩镇方向有一片高坡,是当地规划的养殖园区。55岁的汪立明的两个肉牛养殖园区就在这里,园区占地面积240亩,年存栏量5000头,年产值达8000万元。在精饲料厂区,工人合上电闸,粉碎机开始工作,出料口下方是装载机硕大的铲斗。5分钟后,铲斗装满,装载机轰隆隆地驶向百米开外的预混区。精料和草料混合后,拖拉机又开过来,把饲料运往百米之外的牛舍——整个过程,工人都在操作机械,用不着肩挑背磨。

  汪立明的“大本营”在40公里之外的灵武市梧桐树乡,拥有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152台(套),种植7万亩土地。汪立明的“技术经”是这样的:农田所产转化成了牛羊饲料,牛羊粪便又作为有机肥反哺农田。绿色种养的市场价值体现为绿色稻米和高品质肉牛。最近几天,汪立明在甘肃武威、内蒙古赤峰转了转,他需要订购2000多头小牛,因为马上要再建一个养殖园区。

  王刚是灵武农场子弟。2010年,36岁的他发现了植保行业的机遇。传统植保是劳动密集型行业,每人背一个喷雾器,沿着庄稼地喷洒,效率低还费劲。王刚联合50人成立了一个合作社,凑了38万元,购买了灵武第一批植保机械。“当年,合作社就承揽了4.5万亩的活。”发展植保机械,王刚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前进。2016年,他又引进了更先进的无人机,成立了无人机飞防小组,当年服务面积超过14万亩。“追逐新科技、推广新技术、让农民更轻松、让农业焕发新活力。”是王刚给自己事业的定位。走进王刚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的生产基地,工人正在改造传统机械,在笨重的铁砣砣上安装传感器和操控屏,把淘汰的插秧机改造成了大豆、玉米带状复种机。今年,王刚准备测试一项新科技:德国巴斯夫的水稻全降解覆膜技术。“据说用水量能降40%,如果能大面积推广,前途无量。”王刚说。

  31岁的灵武人王健是9位“土专家”中年龄最小的。2018年,他承包了灵武市郝家桥镇吴家湖村4200亩土地。为了购置农机,他发动亲朋好友贷款;为了抢时间,他连天开着拖拉机下地。6年之后,耕耘的土地达到了4.2万亩,其中1.6万亩是流转地,2.6万亩是托管地。今年,王健将迎来两大机遇。他按照绿色有机标准生产出来的大米刚刚获得绿色认证,正在进行市场布局;他和河北农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,今年要试生产玉米饮料。“不是玉米糊糊,是像茶的饮料,市场上还没有哩。”王健显得有些兴奋。

  4月12日,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,47岁的寇永新正在测试植保无人机,小麦已经葱茏成一片,玉米已经播种,无人机很快就要派上用场。2021年,他尝试购买第一架T30无人机做植保,没想到除了给自己种的1700亩玉米和小麦喷药外,还接到乡亲们的订单。两年内,他又购买了8架无人机,服务面积逐年增加。这两年,寇永新托管的土地面积超过了6000亩。“我这是家庭农场,并不是合作社,个人能力有限,不敢盲目增加面积,今年准备把重点放在提高单产上。”寇永新说。

定制托管,盘活撂荒地,无人农场——

“土专家”出马 科技范拉满

  9人当中,除了马继明和张千山外,其他7人有个共性:进行农机社会化服务,也就是用自己的农机帮别人种地,即“土地托管”。他们的底气是拥有先进的农机和种植技术,能大大降低种植成本,提高亩产量,从而增加农民收入。

  吴忠市利通区重点发展奶产业,对青贮玉米需求量大。6年前,李建国购买了一批农机,流转了2000亩地种青贮玉米。然而,花几十万元买来的农机只用了一年就闲置了,因为他把地交给了陈立军种。“干不过人家专业的,成本比自己种还低,亩产量比自己种的还要高,你说我还种啥?他们要是种得不好,我能让他们连续干5年?”李建国一席话,逗得大家大笑。

  那么,陈立军为什么能够如此专业呢?原来,合作社内部把成员分作若干个小组,比如测土配肥小组、精量播种小组、植保作业小组、激光平地小组、秸秆打捆小组、农机深松小组、农机深翻小组、农机维修小组……每个小组每年都要进修学习,把自己变成现代农业的行家里手,再以先进机器相助,让土地生出“金蛋蛋”。

  托管还能解决土地撂荒的痛点。盐池县花马池镇田记掌村70岁的王凤山老人,家里有30亩地。儿女进城,老人无力耕种,30亩地就荒着,直到赵彦吉的雷沃拖拉机开进来,这片地才重新焕发生机。

  托管包括“全托”和“半托”。“好比我提供一份菜单,你可以任意点菜。”王刚说。“全托”就是种子、化肥、农药、耕地、播种、除草、植保、收割、出售粮食及秸秆全部委托给合作社,土地主人只需坐在家里收钱;“半托”就是从中选取某些项目,“比如有的人家里有旋耕机,耕地环节可以自己完成,其他环节托管给我们。”

  更关键的是,他们还能对农机进行本地化和智能化改造,拥有不少专利。比如寇永新的“耕入深度可调节旋耕机”、赵彦吉的“柠条平茬割盘组件及平茬装置”、王刚的“一种便于整齐排土的播种用旋耕装置”。就研发农具而言,马继明是佼佼者,他的翻转犁主要解决了除杂草的难题,只需挂在家用小型拖拉机后边,就能深耕至30厘米,把草根翻上来晒透当成肥料。智能化改造则更加激动人心,在灵武市马家滩镇大羊其村,王刚新建的300亩无人农场令人大开眼界:田边装着监测设备,拖拉机在田里工作,驾驶员坐在田边喝茶看着电脑显示屏就行。

  农业产业化发展 听听“土专家”怎么说

  这些用智慧和勤劳建设乡村的农民,对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有自己的看法。

  “我们的机器实际上是‘吃不饱’的,还能托管更多的土地。”赵彦吉说,机械化耕作、无人机植保适合集中连片土地,土地规模越大成本越低,但只靠合作社和一家一户去谈并不现实。“土地托管对农业产业化很有好处。”陈立军说。寇永新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,他现在托管着6000亩玉米地,但是大多分散。“要是能集中连片,还能托管更多土地。”

  马继明则希望贷款更灵活些。这缘自他的亲身经历。有人曾一次性订购10000只犁打算销往国外市场。购买扁钢、无缝钢管等原材料需要银行贷款,然而一通谈判下来,银行表示无能为力,马继明也只好推掉了订单。合作社扎根乡村得有基地,陈立军希望能在这方面给予相关支持。(记者 闵 良 文/图)

【编辑】:石卿
【责任编辑】:邵志权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